日前,从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, 2021年,东海县债务管理再创佳绩,在连续多年获省政府和国务院政府债务督察组的肯定和评价后,政府隐性债务在全省率先清零,债务风险等级持续保持在绿色区域。
立足于“早”,及早谋划债务化解工作。思维转变“早”。近年来,东海县紧扣中央、省市关于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各项决策部署,迅速转变思维方式,将“早化债、早得益”工作理念贯彻隐性债务化解清零目标全过程,“化债也是政绩”“新官要理旧账”等理念在全县已经成为深度共识。制度建设“早”。一直以来,东海县始终高度重视债务管理制度建设,先后印发《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》《东海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,并建立完善了债务管理联席会议制度、债务化解季度会办制度等专项工作机制,确保债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。工作启动“早”。坚持早谋划、早启动、早部署,东海县坚持每年年初在精准摸排掌握隐性债务总量、类别、期限结构、资金用途等情况基础上,按照“一债一策”要求,制定年度还款计划,将全部债务逐笔分解到具体单位,明确到具体责任人,高效推进债务化解工作。
着眼于“实”,抓牢抓实债务化解工作。财力保障“实”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全力加强税收征管,积极盘活资产资源,加快土地挂牌出让,有序开展土地“双清”、僵尸企业清退等工作,努力做大财政收入“蛋糕”,用真金白银化债,坚决杜绝“数字搬家”,为隐性债务清零提供资金支持。政策支持“实”。深入研究申报国家、省市关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、重大产业布局、重大民生建设等项目,积极对接有关扶持政策,合理申报新增政府债券额度,合规引入社会资本,有效满足教育、卫生、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。通过加大本级财政投入、用好上级转移支付和新增政府债券,保障新建学校、城乡道路、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。平台转型“实”。整合国有企业资产资源,成立农业发展集团和文化旅游集团,完善法人治理结构,提高平台公司信用评级,支持平台公司实现多元化、市场化经营,自身“造血”能力有效提升,减少对财政的依赖,有效夯实了债务化解和管控的工作基础。
贯穿于“严”,从严强化债务化解工作。资金使用“严”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,坚持“有保有压”,科学精准编制财政预算,对未纳入年初预算的资金一律不予拨付。秉承“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原则,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,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,发挥财政“四两拨千斤”作用,集中财力办大事、办重要事、办要紧事。项目审批“严”。出台《东海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》《东海县县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等文件,科学编制政府投资计划,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论证,对未落实资金来源项目一律不审批,对未立项项目不得安排支出,对超概算的项目从严从紧控制,从源头遏制新增隐性债务。监管考核“严”。坚持将债务管理情况纳入年度高质量考核,实行一票否决,同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,终身问责。形成以人大、纪委监委、财政、审计、国资等多部门监管体系,定期将政府性债务增减情况等向人大报告、向社会公开,自觉接受监督。
落脚于“稳”,稳妥推进债务化解工作。财力支出“稳”。立足现有财力水平,按照“全力以赴化债务、千方百计促发展、量力而行抓建设”原则,每年将80%以上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,坚决不上形象工程、政绩工程,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。财政运行“稳”。始终强化风险意识,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,依法科学民主决策,建立年度预算平衡机制,坚决杜绝靠过度举债搞建设的做法,坚决杜绝寅吃卯粮、透支未来,全面提升财政运行可持续性,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,坚决守住政府性债务风险等级绿色区域。助力发展“稳”。着力处理好发展与举债的关系,在有效化解年度隐性债务任务基础上,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,加大项目招引建设力度,积极扶持实体经济发展,科学合理配置财政资源,努力做大并分好“蛋糕”,确保财政经济良性循环。